袁帅个人文集
大小兴安岭红菇属物种多样性及其地理成分
袁帅专业号 | 2020-2-20

红菇属(Russula)真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并与多种植物根系共生形成外生菌根,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维持与群落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。近些年来,国内一些针对红菇属的研究论文和真菌资源调查著作中,涉及到了很多的红菇属种类,但关于大小兴安岭的红菇研究还相对较少,目前尚缺乏关于红菇属物种地理成分组成的报道。

本研究是在近5年来对我国大小兴安岭及其它地区红菇属物种资源调查的基础上,以欧美等地区大量有代表性的红菇属物种作为参考序列,进行的红菇属系统学研究,以期阐明我国大小兴安岭红菇属的物种多样性及区系地理组成,同时为我国红菇属的分类及生物地理学研究积累资料。

本研究共提取了96份采自我国大小兴安岭的红菇标本DNA,并已全部获得其ITS序列,加上GenBank中下载的序列,共358条ITS序列用于最终的系统发育研究,每条序列包含501个碱基位点。本研究所得到的最大似然树与贝叶斯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一致。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大小兴安岭地区红菇属物种十分丰富,Brevipes、Compactae、Heterophyllidia、Russula这4个亚属均有代表。通过形态学与系统学相结合的方法,96份标本共鉴定出红菇物种21个,还有一些未定种名标本有待进一步的研究。根据本研究标本鉴定结果及文献资料整理,我国大小兴安岭地区红菇属的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,估计有46种,目前给出具体种名的有37种。对这37种红菇的地理成分分析表明,北温带分布成分有13种、温带-热带共有成分8种、欧亚成分有9种、世界广布成分有7种。

本研究表明大小兴安岭地区具有丰富的红菇物种多样性,而且具有明显的北温带区系特征,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殊性。

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
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-file技术构建